单版选手
单板选手
双板选手
单双兼修
验证码不能为空
内容圣诞节啊手机的卡拉斯京打开拉家带口垃圾筐倒垃圾快递垃圾筐里的
新装备提交成功!
我们会尽快进行信息核实
并补充至装备库中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长按图片
关注热雪服务号
接受装备入库消息
Burton 伯顿 Custom 男子单板
适应地形
自由式单板或公园板在长度上相较普通雪板偏短一些,更适合那些喜爱在地形公园玩跳台呲铁杆的滑手,这类雪板往往指向性偏弱,大多采用对称式的设计适合滑反脚。还有一些自由式单板结合了全地域板型和公园板的特色,既有全地域的通用性,也保留了公园板的可玩性。
刻滑
没有什么板型比一块刻滑板更适合压得平整的机压雪道了,刻滑板能提供更好的抓雪能力,长长的有效边刃让贴地飞行成为可能。这类雪板大多板腰更窄,侧切更浅,转弯半径更大,锤头形状是热门板型。
全地域
全地域单板,顾名思义就是为探索全山全地形而生的,无论是在机压雪道,地形公园还是道外粉雪,全地域单板都能有稳定发挥,是你一板走天下的利器。如果你还不确定自己的滑行风格或今后要常出没的地形,不妨准备一块全地域单板以不变应万变。
大山野雪
大山野雪板是专门为了那些不想滑道内或雪场的人准备的。这类雪板为了加强在野雪滑行时的稳定性,在硬度和长度设计上都超过公园自由式雪板,同时也多以指向性板型为主,不适合反脚滑行。
粉雪
粉雪板最爱粉雪,和部分大山野雪板一样,这类雪板大多以指向性板型加上较多的固定器后置设计,有些也采用大板头窄板尾的锥形来增强深粉雪滑行时的浮力。粉雪板多加入Rocker反拱板型设计,这样的板型设计可以让板尾更易下沉而板头则上浮,帮助粉雪滑行时板头不会扎入雪中。
登山滑雪
登山滑雪分离板是转为喜爱登山滑雪的人士打造的,分离板可以轻易分离成两部分,配合专用的固定器和止滑带可以向上攀登为登山滑雪使用。爬升完毕后,通过组件可以将雪板重新拼合,为下降滑行使用。
拱形
正拱(camber)是中央上部成圆弧曲线的形状,在没有压力平放在地面时,中间悬空,两边接触地面。正拱是最传统的雪板板型,对入弯的技术要求比较高,但同时可以提供精准的操控性,和在机压雪道、硬雪上的高超表现力。
当滑手踩在正拱雪板上的时候,会把雪板踩成一个反拱的形状,成为整个弯型的一部分,这时候重量会从从板头到板尾均匀分布在整块雪板上,让板刃可以更好地抓雪、刻滑/卡宾,同时因为雪板的形变,可以感受到明显的弹性,滑手可以在借助该弹性完成更为精妙的换刃过程。
竞速运动员、高水平的公园玩家都会更喜欢正拱雪板,如果你经常滑崇礼、东北,或者美东地区的硬雪,那正拱雪板也是你的不二选择。
任何单板、双板,无论它们是什么板型,当踩在刃上并施以压力的时候,雪板都会产生形变,变成反拱的形状。正拱的雪板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形变更大,可以吸收更多的压力,并产生更强的弹性。
反拱雪板的形状最早是从水上板类运动借鉴来的,这种形状的板子可以在水上、粉雪上提供巨大的浮力。滑雪时入弯阶段也比较简单,并且不容易卡刃。
反拱雪板除了适合初学者之外,也非常适合深粉滑行。大多数超级宽(板腰 120mm+)的粉雪双板,以及不少粉雪单板都是反拱板型。
平底(Flat)很好理解,平放雪板的时候,除了头尾的翘起,整个板身都会贴住底面,没有空隙。
市面上有一些平底单板,一些道具选手会选择这类板型,但平底双板非常少见。
平底雪板可以让过弯转换阶段变得更容易,刃的抓雪效果比反拱板型要好,操控的难度比正拱板型低,但是我们并不推荐大家为了日常雪道滑行选择平底雪板。
指向性
完全双向设计(True Twin)
完全双向板是单板界中的最热门的设计之一,完全对称设计的板头板尾和形状,这类雪板很适合全地域,公园自由式,无论是新手学习还是希望随时切换反脚滑行的公园玩家都能游刃有余。
单向指向性设计(Directional)
大多数野雪大山和深粉雪雪板都采用单向指向性的板型,有时全地域的板型也会带有一定的单向性设计。这类雪板的板尾要来的更硬一些,板头则又宽又软,帮助我们在粉雪中保持浮力,在高速刻滑时保持稳定。一般来说,单向性设计的雪板都有一定的固定器后置设计。
不完全双向设计(Directional Twin)
不完全双向是结合了单向和双向两种指向性的设计。要么板头和板尾呈对称设计,板头比板尾稍软的指向性内芯,要么内芯设计对称,板头和板尾呈非对称设计。这类板型多用于全地域和公园自由式雪板中。
非对称侧切设计(Asymmetrical)
我们的人体关节在前后运动时并非完全对称,所以雪板的侧切衍生出了非对称侧切这一概念。增大后刃侧切深度从而减少转弯半径,减少前刃侧切深度从而增加转弯半径,这样的设计可让后刃更顺畅。
硬度
单板雪具的硬度区间对于不同的雪板品牌来说变化很大,各个品牌间也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很难进行横向比较。
许多厂商将雪具硬度区间设定在1-10的范围,1是最软,10是最硬。
一般来说,根据各个厂商的数值界定,我们将1-2定义为软,3-5定义为适中,6-8定义为硬,9-10定义为很硬。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同样的数值,不同厂商的产品也未必在同等硬度,还需要多多亲身体验。
较软的雪板
硬度较软的雪板大多用于公园自由式和全地域雪板上,它们被设计的有更多的容错率,转弯也相对更轻松。对于新手,体重较轻的滑手或公园自由式玩家来说,雪板选择软一些的硬度很好。软的雪板在高速滑行时可能会有些不稳,但在普通滑行时则会显得更有可玩性。
较硬的雪板
硬度较硬的雪板大多用于野雪大山或是高速刻滑场景,这类雪板的抓雪能力和边刃控制力更强,在高速滑行时也能保持稳定。对于喜爱高速滑行,极限刻滑的人士来说,硬度较高的雪板绝对是一件利器,但若是你体重较轻或力量不足,驾驭起来就会相对困难。
长度(厘米) | 150 | 154 | 154W | 156 | 158 | 158W | 162 | 162W | 166W | 170W |
---|---|---|---|---|---|---|---|---|---|---|
有效边刃(毫米) | 1135 | 1175 | 1175 | 1195 | 1215 | 1215 | 1255 | 1255 | 1295 | 1335 |
板头宽度(毫米) | 288.1 | 291.5 | 299.5 | 294.3 | 297 | 305 | 300.5 | 308.5 | 312 | 317.4 |
板腰宽度(毫米) | 248 | 250 | 258 | 252 | 254 | 262 | 256 | 264 | 266 | 270 |
板尾宽度(毫米) | 288.1 | 291.5 | 299.5 | 294.3 | 297 | 305 | 300.5 | 308.5 | 312 | 317.4 |
回转半径(米) | 7.4 | 7.6 | 7.6 | 7.8 | 7.9 | 7.9 | 8.2 | 8.2 | 8.4 | 8.7 |
站姿后置(毫米) | 12.5 | 12.5 | 12.5 | 12.5 | 12.5 | 12.5 | 12.5 | 12.5 | 12.5 | 12.5 |
站姿间距(毫米) | 505 | 530 | 530 | 560 | 560 | 560 | 560 | 560 | 560 | 560 |
推荐体重(公斤) | 54-81 | 54-81 | 54-81 | 68-90 | 68-90 | 68-90 | 81-118+ | 81-118+ | 81-118+ | 81-118+ |
宽度 | 正常 | 正常 | Wide | 正常 | 正常 | Wide | 正常 | Wide | Wide | Wide |
之前我用的大都是一些小众品牌,雪季初大部分雪场的公园都还没修好,需要一块雪板能兼顾滑行和各种地形,加上本人又喜欢传统的camber版型,所以今年决定尝试单板第一品牌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品!
#颜值
每个人的审美都不一样,个人认为今年的Custom颜值属于中上了(至少在Burton里)
#板型
Custom系列(除了Custom Twin)都是All Mountain Directional,也就是板头要比板尾长,今年的Custom的板头比板尾长了12.5mm,这样是为了能够提升浮力,兼顾粉雪滑行,弹性是双向对称的,按照正常的方法安装固定器即可,对于反脚滑型没什么影响
#软硬度
虽然在品牌中的定位是中等硬度,但由于之前的板子都是偏软,所以第一感受是“硬”,不过随着越来越适应,感觉也还好,总体是中等硬度,加上是纯camber,所以做press的动作肯定不如软板子好做
#上手难度
绝对不是初学者的好选择,板底是Burton家的次顶级,速度快,板腰相对入门级雪板比较硬,不容易拧板,但如果已经能过中高级道熟练搓雪转弯,你一定能用它感受Carving的快感,抓雪能力非常好,高速下非常稳定,再进一步,滑一些野雪、烂雪、蘑菇也没问题
#适用场景
除了粉雪没有用过,不管是道内道外还是跳台道具,绝对通吃
#综合感受
没用过Burton的雪板之前没有体会到Channel技术好在那里,这个雪季调整了间距发现这个技术真的很赞,可以微调,让每个人都能调整到适合自己的间距
两个小小的不足:一是板面容易留下印记,用稍微硬一些的东西一刮就会有一道黑印,由于版面多是白色,所以会很明显;而是重量略沉,只是拿的时候有这种感受,在脚下没有明显感觉
Custom是一块综合能力非常好的雪板,如果是在国内使用,绝对值得成为你的Daily Driver!
Burton Custom Camber 1920 156
大家都说好,确实真的好
“现在的板子有点软”试试Custom
“飞包落地不太稳啊感觉” 试试Custom
千万个滑雪的问题,身边的朋友总会说试试Custom吧,仿佛它就是一切问题的答案
滑行*****(5星):硬度够,版型出色,camber天生就是为滑行而生,换刃清晰,偶尔练点粘转也很舒服,新手进阶都能用。
飞包*****(5星):超强的弹性让Oile易如反掌,落地稳如狗,只要水平足够,征服跳台轻而易举,简直是大跳台的利器,我基本上10m台子到头了。综合小跳台来说,还是更适合更大的跳台,毕竟稳定给了我们更大的安全感,才能放手征服更大的跳台。
道具****(4星):可能Custom呲杆对于新手、进阶确实有点不那么适合,因为板子的扭转不会很大,更需要技术和雪时的堆积来练习。但对于大神来说干就完了。
野雪****(4星):非对称版型以及雪板的硬度加持,在粉雪里玩耍变得轻而易举,杀鸡焉用牛刀,如果小伙伴们只有一块板子用它滑雪完全没问题,向往大山的你有它就够了。白总同款,有兴趣可以看看比利白老师的帖子,哈哈哈。
图案****(4星):高级感十足的设计,简洁大气,任何人都会觉得好看,Custom算是Burton最有代表性的板子的,也引领着整个产品线的风潮。
质量*****(5星):Burton产品线很多板子已经是台湾或者中国生产了,产自澳大利亚的他上手就很有重量,相比于公园板来说沉甸甸的他继承了Burton顶级的质量和设计,虽然脚下有些沉,但是细节真的棒。
综合评价*****(5星):上到大山吸粉,下到公园道具,无所不能,滑手进阶路上不会错过的单板。或许这就是用过的人都在夸他的原因。Custom 真的爱了👍
PS:喜欢纯双向的可以选择Custom twin,喜欢Rocker版型的可以选择Custom Flying V Custom家族给大家安排的明明白白哈哈哈。
本人条件:180cm 73kg 43码鞋 板长156
本人玩法:小公园为主,滑行为辅
#上手难度
其实这块板子的上手难度不低,对新手不是很友好,在我的第二个雪季,当我已经会换刃的时候我选择了Camber的Custom,但是即使经过了一周的适应,我还是没有真正的驾驭这块板子,因为硬度中等偏上,而且大Camber的容错率很低,在做一些基本的180时只要刃不对就会摔。
然而,当我来到我的第四个雪季,我终于真正体验到了这块板子是多么的全能,随着技术的提升,高速滑行下Camber和高硬度带来的稳定让我可以放心做动作,无论是蘑菇,道内,甚至是粉雪都非常有趣,大Camber在全山滑行时所有的地方都可以Ollie的很爽。
个人建议,在没有一定的雪时和技术时不要选择。
#适用场景
全山All mountain,蘑菇道,地形复杂的道内。
#适用场景 全能型,不管是雪道还是公园,不管是机压还是粉雪,都能看到Custom的身影。就是这么全能。
#软硬度 6-8的硬度,整体还是偏硬的,重量也不轻,配上固定器更有份量,滑行非常稳,想拿来玩平花得有点儿力量。
#稳定性 重量和硬度在那儿呢,不用愁稳定性。
#速度 整体还是偏滑行,速度感很好,再加上很好的稳定性,一般的雪道烂包直接平趟
#颜值 这一点我想吐吐槽,不过不是仅针对custom,而是burton整体的颜值,我觉得比不上Nitro,板底简单粗暴的标准字体,太...。不说了,我真的想冲着颜值给nitro充值
#上手难度 板子比较硬,对新手不是非常友好,可能不是那么好控制。
#综合感受 除了颜值,其他满分
19/20雪季款,2019年8月购于新西兰,burton拳头产品,硬度偏硬。当时作为新手第一块板,雪时10天的萌新感到难以驾驭,camber硬板的低容错在暴露滑行问题方面是专业的,同时较高的硬度能过滤地形的细微变化让人专注于自身滑行。滑行非常稳定,萌新速度上70也不会担心,跳台表现优良,雪时10天也能上小台子直飞落稳。后续进公园玩道具各种起跳旋转可能因为本身重量较大的缘故较为吃力,本身十足的弹性又对力量有较高的要求。总体来说从雪时10天玩到60天是个越滑越顺的节奏。
自从17年春天在神田搬回来,就对它爱不释手,不止是图案设计,更重要的是边刃和弹性。我用的是148cm的Camber,开始觉得很硬,除了高速稳定其它好处感觉不出来。用了一个雪季之后就觉得可以驾驭,弹性和扭动的反馈非常明显,随着体重增长和雪时增加,现在觉得硬度属于中等偏软,但弹性依然十足,在任何地形都可以提供足够的乐趣,堪称完美武器。
很早以前买的从意大利背回来的custom,一直在滑,再也不想换了(也许会再买一块纯粉雪的分离板)
个人只认camber版型,这Burton家的custom,绝对是鼻祖中的鼻祖,永远滴神!你看二手区很多fly V,但是很少出custom的,就说明问题了
滑行稳,多快都不抖,放平板也不会像别的版型那样晃,飞包落地极稳,南山中包五连包飞一天一个不摔(我承认我不敢做动作,只是直飞)
板子弹性好,蹬刃反馈舒服,ollie做的既高又轻松
Burton独家的EST滑轨,调整固定器超级轻松,而且范围更大!
想去道外粉雪,分分钟把固定器拉到最后,干就完了 ,让大腿燃烧吧!
唯一的小问题,是自打我这16-17款以后,Burton的板花设计,一年不如一年,板面板底图案,在我看来越来越糊弄,想当年那技惊四座的板底大吉他都去哪儿了?
#适用场景
机压雪道,公园道具,道外粉雪兼顾的全能滑雪板。板头长一点点,可以在粉雪提供多一点浮力
#上手难度
起初使用的时候由于板子的容错很低,一直卡刃,一度让我怀疑人生。但是适应以后则是享受板子的操控。
#软硬度
官方介绍4-7的硬度,板子软硬适中,新手不会觉得太硬,进阶的又不会觉到软
#颜值
burton的板花从没让人失望过,简约而大气,十分耐看,1920款放在现在颜值依然在线
#速度
高速滑行十分稳,进刃死,换刃快。
#稳定性
本人体重较大,Custom提供了足够的支撑,保证了滑行的稳定。camber很大可以有更大的弹力。
#综合感受
可以带你“上天入地”的一块板子,滑行利器及拍照好搭档。
使用场景非常丰富,下过野雪,下过公园,下过水。
上手难度5星,这货有4星。太硬,需要花超大力气才能使它形变。
颜值这块中规,简介明了。
稳定性,稳如老狗,可可托海滑雪后刃可上90km/h
综合感受还不错。
最少是10多年来,大家都觉得买了“不会错”的板子。什么都行,刻滑来一点,野雪来一点,平花只能来更少的一点。如果出去雪场外滑,没有特别要粉雪或者跳道具平花,那它就没错。
测评
二手
知识
我的